他者的身份政治:马华文学,或理论的克里奥尔化

在去年「边缘与认同」课程中,我们探讨了华语语系边缘群体多种认同的可能及历史脉络后,诡谲子将思考重心转向「他者与身份认同」的理论反思。如何将大写理论中那个抽象他者形象释放出来,成为小写理论中复数且具体的他者?

本次课程诡谲子将带领大家用理论的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 of Theory)和关系的比较学(relational comparison)等方法,将大写理论小写化,基于华语语系(Sinophone)在地性的知识谱系与书写历史,揭露被西方中心主义知识生产的霸权所掩盖的众多小写他者的具体情景。

我们将视野移向「南方以南」的南洋,在这个蕉风椰雨的赤道上,聚集了数不尽的离散悲情与「写在家国以外」的创伤。这里有南洋的鲁迅或「死在南方」的郁达夫,想要「回到原乡」的李永平或乘着开往「民国慢船」的黄锦树,一同带领我们走入这个想象的「非」共同体(王德威)。

我们将会邀请黑格尔,巴特勒,法农,霍尔,德里达,奈保尔等人来到「南洋人民共和国」,将马华文学置于世界史的脉络之中,勾连冷战时期华人的流动路径,离散文学的书写可能,垦殖园弧线下的苦力事件,以及跨国婚姻中的权力关系,用以回应作为他者的马华文学如何在国家文学的边界之外重新论述自身的位置与想象。

诡谲子

「例外状态」主播,文化研究学者,策展人

上课时间 六节课

07/14 – 08/18

每周五 晚上19:30 -22:30 (三小时)

北京时间

第一部分:理论的克里奥尔化

1 主奴辩证法:在当代理论中阅读黑格尔

理论的克里奥尔化与关系的比较学

理论之死

大写理论与小写理论